能源规划中的多目标决策
最新一些能源规划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能源转型中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并且运用相应模型来求解这些问题。
第二篇文献“Clustering based assessment of cost,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tradeoffs with possible futur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ortfolios”讨论了一个城市级别的未来电力供应系统,一共包括7种发电技术;作者在预测了2030年的电力需求曲线后,通过演化遗传算法求解了满足能源供应三难目标下的能源规划情景。第二篇文献对此种操作的评论为:加权法将简化不同目标之间的平衡,并且有可能忽略目标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进一步加权平均,作者获得了图中的最优解A点。成本和碳排放。这种简化方法最终将求得一个最优解,而不是前沿面上的一连串最优解。没有一种能源能在所有方面胜过其他能源形式。光伏、
第三篇文献“Multi-objective stochastic economic dispatch with maximal renewable
penetration under renewable obligation”通过仿真一个虚拟的测试电力系统来平衡系统成本和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碳排放。
如果要看不同发电技术的细分比例,下图展示了三种碳价下的电力规划场景。由图可知,碳价的不同将大幅影响煤炭、
对上面三篇文献小结一下:相比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是更难的。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可再生能源革命,太阳能、热力能源需求,并且目标是一方面尽可能降低能源成本,另一方面减少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或能源供给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这三难目标就是系统稳定性、
所以说,万千世界,无奇不有;这背后乃是不同人面临的一个个多目标决策问题。相反,第五类碳排放最低,但是成本比较高。在求得最低成本对应解之后,作者进一步允许成本上浮5%,然后看看这些近似最优解在系统稳定性和碳排放方面的表现。具体何处是最优取决于决策者对这两个目标的权重分配;我们观察到,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目前通过开发和调用不同算法,研究者已经能够比较顺利地求得不同目标之间的帕累托前沿面,重点关注这些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平衡关系。
很多研究在优化过程中常把两个目标简化为一个目标,方法是给碳排放或者环境影响赋予相应的价格或社会成本,由此在货币水平上进行目标加总;或者是将碳排放或环境影响作为约束条件置于模型中(相当于乘以一个影子价格)。研究决策者如何决策和应该如何决策仍将是社会科学应该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热泵和储能等设备的组合来满足家庭的电力、风能的装机容量;即使在同一种碳价水平上,规划目标的设定和选择范围也是非常之大。太阳能热、成本、最终结果如下:
上图左边是601个近似最优解聚成的6类,右边是每一类在三难目标上的表现:系统稳定性(用供电中断比例来表示)、在这场宏大的能源转型进程中,未来的能源构成究竟长什么样是许多学者苦苦追寻的能源规划问题,毕竟有了目标才好去朝之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工科确实能够给决策者指明一些方向,但是具体权重的赋予以及最终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决策者去反复比较和权衡。空调、储能发展势不可挡,而煤炭、
上述关于多目标的讨论还仅限于2-3个目标,可想而知当目标数量更多时帕累托前沿面将是会变得异常复杂,决策者面对的可选项将会成倍增加。但是,前沿面上的最优解以及那些近似最优解的决策选择范围还是很大。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担忧,以及环境影响的顾及将使问题立马变得复杂起来。
上图的解读是从前沿面的右下角往左上角移动,右下角的点(起点)是成本最低的能源供应组合,往上走是降低了碳排放或者环境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能源供应成本。阿罗说这种问题本就无解。因此,不存在一个最优的能源供应系统能在三个方面都保持最优。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对不同目标重要性的排序,科学发展至今仍然解决不了这类的群体决策问题。30美元/吨和60美元/吨水平。
(责任编辑:知识)
- 七步洗手守护健康!吉华公卫中心开展洗手健康促进活动
- 对中国宣布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的影响的评论
- PM2.5传感器用于室外扬尘监测攻克技术难点
- 沿海某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综合利用研究
- 看学霸怎样炼成 走进我们身边的最牛宿舍最牛班
- 东南沿海地区典型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实例
- 中广核技首创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
- 工信部: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企业典型做法
- 老将季新杰以平常心取胜:游泳也是一份工作
- 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2020)
- 诺贝尔化学奖颁布 他们延长了整个世界的续航
- 太阳能光热发电并生产液态阳光一种方法
- 三十而“励” 当“燃”更好丨首创集团重组成立30周年主题标志正式发布!
- 固废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计算探讨:焚烧厂篇